开幕式
2023年1月16日,“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福州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承办,福建欧瑞园食品有限公司、福建中检华日食品安全检测有限公司、福建宏绿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协办,同时得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参会人员通过腾讯会议和学会视频号直播进行观看,总人数超过1400多人。
会议由学会秘书长张雯副教授主持。会议伊始,学会理事长倪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满足民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的需求。作为食品科技工作者,我们要逐步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用科技的力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守护“舌尖上的幸福”,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食品人的使命。学会学术年会作为我省食品领域重要的高端学术论坛,将继续以服务地方食品产业发展热点问题为导向,立足科技创新,汇聚行业智慧,把脉福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为产学研沟通合作搭建桥梁纽带,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之后,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林缨副部长在致辞中对省食品学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举办高端学术会议、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开展科普活动等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给与了高度评价;并指出食品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嘱咐全省食品科技工作者以二十大会议精神为引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聚焦食品前沿科技,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围绕中心大局,结合我省食品产业特点,认真研讨、集思广益,助力全省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颁奖仪式
开幕式后,张雯秘书长公布了包括:2022年度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优秀论文、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研究生口头报告大赛、“欧瑞园杯”首届福建省食品创新大赛、“中检华日杯”第九届福建省食品安全科普作品大赛和“宏绿杯”第二届福建省食品科普知识竞赛五个项目的获奖单位与人员名单,并主持了颁奖仪式。参评学会优秀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经专家评审,最终4篇论文获得一等奖、6篇获得二等奖、7篇获得三等奖。第三届研究生优秀论文竞赛经口头报告和现场答辩,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欧瑞园杯”首届福建省食品创新大赛,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29名,最佳创意奖、最佳视频奖各1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州大学和黎明职业大学3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中检华日杯”第九届福建省食品安全科普作品大赛,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福建农林大学、黎明职业大学和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宏绿杯”第二届福建省食品科普知识竞赛,经过初赛和复赛,评选出一等奖2队,二等奖3队,三等奖5队。学会张雯秘书长及福建欧瑞园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莉、福建中检华日食品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友与福建省宏绿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坤龙对获奖人员表达了祝贺、称赞与勉励。
  
大会报告
大会学术报告环节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树滔教授与副理事长刘光明教授共同主持,同时邀请了国内4位食品科技专家围绕“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饶平凡以“新冠后遗症与保健品”为题做了学术报告;饶教授通过对众多新冠后遗症深入分析总结,找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氧化还原系统失衡,并从膳食营养角度给出缓解与预防新冠后遗症的解决方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毕金峰教授围绕“果蔬加工科技进展与科技成果”,详细、深入的介绍了当前果蔬精深加工的产业现状、科技成果以及发展趋势。南昌大学聂少平教授以“铁皮石斛多糖在健康食品中的潜在开发与应用”为演讲题目,分享了铁皮石斛多糖的基础研究及相关健康食品的开发与应用。天津科技大学王书军教授以“主食加工过程中淀粉结构演变对其消化特性的影响机制”为题作大会特邀报告,分别阐释了热加工前期淀粉凝胶化过程中“长程晶体结构”变化以及热加工后期凝胶化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变化对其消化性的影响机制,对于实现主食的精准营养和个性化制造具有重要意义。4位专家先后分享了食品科技热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开展广泛学术交流。
青年论坛
青年论坛也以线上方式于16日下午举行,本次青年论坛由学会副秘书长韩金志博士和学会青委会秘书长林岱博士共同主持,并邀请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单位6位青年学者分别作了题目为:“关于开展靶向测序(tNGS)在食品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高效铁氧化鞘细菌的鉴定与应用”、“食品源功能乳酸菌发掘及其应用”、“Theasinensin A对肠道菌群降解耐受力的研究”、“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工艺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新昆虫病毒的发掘与追踪”的学术报告。同时,参会青年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相互分享科研创新的思路与体会。



|